为什么要“上学”?因为你没得选!
前几天,和老公的一位朋友和他夫人吃饭。不熟,一年也就见个一两次。
她夫人见到我的第一句话,就是我的孩子,准备在哪里上初中?
我其实不想回答她,几次三番想岔开话题。但是她紧紧追着不放。
在想聊聊其他的话题,发现她所有的重心都在孩子学习,以及升学上面。好吧,现在中年妇女都这样了吗?
本来这篇是应该写学区房的。借这个事情,我们先回答下,上学是为了什么。
一、游戏规则已经变了,6万研究生送外卖
有一个很“白痴”的问题:清华北大毕业都买不起学区房,那还要学区房干什么?问题是,清华北大毕业,凭什么就该买得起房?
一个人,买不买得起房,是看他能不能赚钱。能不能赚钱,看他有没有为社会做出贡献(贪污、腐败、抢劫等的除外)。
凭什么,考试考得好,就等于能力强,就可以赚大钱。
那你拿着考100分试卷,能换到路边的煎饼果子么?
许多的家长,打着“不输在起跑线上”的口号,搞题海战术,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,琴棋书画、跆拳道、游泳、跳舞、英语、编程、主持人等轮番转,一个不拉。
扪心自问,你真的相信孩子学了这些,就当上CEO,就能迎娶白富美,走上人生的巅峰了吗?
把小学语文课本一字不漏背下来(你还别不信,真的有家长这么做的),你觉得你家孩子能了解真实的世界吗?
会舞蹈,会做烘焙,会讲英语,爱护小动物,你确定就能成为电视剧女主角,嫁给霸道总裁?
一个博士生,毕业论文是《情侣关系中礼物形象一致性的前因及其对礼物收送体验的影响研究》。你是老板,你愿意给他开多少价?
学历贬值,学历过剩的今天,6万研究生在送外卖了!
二、为什么还要“上学”,你没得选
其实大多数的人,不管他嘴上说信还是不信,他是知道的:“读书”,其实是没用的。那么问题来了,为什么还要拼劲全力,买学区房,拼补习班,上“最好”的小学、初中、高中……呢?
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。
第一,惯性的作用。
“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”。早个几十年前,上个好大学,是可以当官的。再不济,考上大学,工作也是包分配的。一个农家孩子考上大学,相当于是鲤鱼跃龙门了。再到了后来,虽然工作不能包分配了,但是上个好大学,仍然是找一份好工作的敲门砖。
“我”今天能够坐在外滩喝咖啡,就是读书读出来的。这个记忆深深的印刻在中产阶级脑海中,形成惯性。以致于他们根本没有看到,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已经变了。
中产阶级亦步亦趋就算了,无非是多耗费心力,浪费点钱财罢了。问题是贫困家庭这样做,那是灾难。可惜的是,游戏规则的接力棒,他们是最后一个才传递到的。
一个贫困农村,家长不是让孩子帮忙干活,也不是教育孩子认识真实的世界,培养赚钱的能力和爱好,而是送到学校、培训班死读书。连基本的天伦之乐也享受不了。哎,南辕北辙,越读越贫。
第二个原因,教育是垄断的。你没得选。
学什么,怎么学,是教育部门决定。自然科学领域也就罢了,其他领域说起来无语。你以为你学的是“语文”,其实你学的是****。
我记得我儿子的一篇阅读理解,我不知道是哭还是笑。
一个孩子,要求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,捐献给受灾的小朋友。那孩子饱含着热泪,思量再三,终于做出决定:把自己的妈妈捐出去。
这不是段子,这是真的。白左教育渗透到如此地步,我能说什么呢?倒是我儿子很谈定,见怪不怪了。
在来看看这篇矫揉造作、空洞无物的“高分”作文。学校的教育已经让孩子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“文章”了。当然了,这在很多家长眼里,这是一篇范文,他们甚至会逼着孩子背这样的作文。因为他们也被洗脑的,已经不知道什么叫做“文字”了。
千军万马挤独木桥,考上清华、北大等名校,只不过是有关部门在鲤鱼身上盖个“章子”而已。这些人,代表的只是符合有关部门的“模子”和“审美”。
他们是并不是经过市场检验的,不代表是市场所需要的。
所以他们才会发出疑问:为什么学校的那套东西不好用了。
是的,考试,那都是有套路的,考高分,甚至是100分,并不是很难的事情。昨夜长风也曾经是学霸。问题是,你真刀真枪的赚100万回来试试?
好吧,你知道你孩子学的是“白痴”知识,但是你不得不上学啊,你没得选啊。“我们”的孩子不管怎么样,大学还是要混一个的。
9年制教育是免费的,但是高中呢。高中是有一半学生上不了的。别问为什么。问就是上面规定,我也不知道。
你要说,我有钱,我就爱吃鲍鱼龙虾。只要你砸钱,立马有人烧好的送上门。你要说,我有钱,我孩子就是要上普通高中,就是要考大学。对不起,没这个选项的。
三、教育,是可以市场化的
教育,和医疗、住房、吃饭、坐车等等,其实就是一种产品和服务而已,没什么特殊,没什么了不起的。教育,完全是可以由自由市场来提供的。
你很难很难和一个卖煎饼果子的摊主,恶言相向。煎饼果子不好吃,你只会用钱投票,去买隔壁的热干面。
我们给孩子上补习班,老师是对家长笑脸相迎的,家长甚至可以对老师提这要求,那要求的。因为家长是花了钱,买的服务,完全合理,毫无心理负担。补习班的教学质量不合心意,换一家就是了,多的去了。
但是要在学校里面,你这样对老师试试?
别的什么的也不讲了,就说之前的缪可馨小女孩的悲剧吧。悲剧的根源就在于教育的垄断。她和她的同学们,遇到了坏老师,但是她和她的同学们,家长们没得选。缪可馨已经不在了,可是袁老师,他还在好端端的当他的老师。
可是当一样东西不可选的时候,那就只能这样了。
一方面,老师被架在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”上面烤。另一方面,教育质量不是按照家长意愿来,不是按照市场的需求来,而是按照上面的要求来。甚至遇到恶劣的老师,我们无能为力。
情况就是这个情况。
四、幸运之处在于,市场可以选择需要的人才
虽然教育没得选。不过“幸运”的也在于,市场是可以选择他们所需要的人才的。
有人说,不管这么样,“高考”是相对公平的,可以让穷人升阶的途径。我把这句话翻译一下,“升阶”是什么?无非是别人可以当官,可以抢节,为什么我不能当官,不能抢节?
首先,抢劫当然是不好的。抛开道德层面,如果是按照“考试成绩”来决定你的地位的话,我可以负责的告诉你,穷人是绝没有希望,跑的过富人的。
用脚趾头想一想,你想倒回去几十年前,用阶级成分来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年代吗?
其次,一个人即使不符合教育部门的“模子”要求,只要他肯努力打拼,在自由市场环境下,总能找到自己适合的位子,总能期许未来的。
小明是公交车司机,小红是销售员,小强是医生,他们都有美好的前程。前段时间,闹得沸沸扬扬的高考顶替风波,苟晶即使没上大学,通过自己的努力,日子还不是过得不错的。(这个事情的反转,以及苟晶的道德问题,我们暂时不谈)
五、“上学”的出路在哪里?
我也很绝望啊。如果教育不能市场化,这个问题是无解的。几条建议吧。
第一,其实小学,初中,真的差不多的。就那点教材,你觉得能翻出什么花样来?随便上个小学、初中吧。真没必要花费大力气,去搞什么名特优校。
第二,功夫在上学外。你的终点,才是孩子的起点。千万不要把所有的重心放在孩子的学习什么的,放弃自己的人生。
你如果只认识凯恩斯,那还怎么教孩子读米塞斯?
学区房的问题,我们下次再见。